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添加到主屏幕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岣嵝峰位于衡阳北郊,群山环抱,林海茫茫,常年云雾渺渺。
岣嵝碑本身没有名字,不知道是谁,也不知道在哪个朝代,把这块碑立在了岣嵝峰上,世人称之为岣嵝碑。
碑借山名,山凭碑名。
很长一段时间里,此碑只是被山夫野佬当作一处路标。大山里不能没有路标,路标可以是一方水湫,一堵断崖,或者一棵古松,要是有石碑那就再好不过了,石碑不容易认错。
让此碑首次出名的是西周长沙相尹志敏,尹相在看到此碑后,将其记载在《岣嵝峰记》里:“大禹求治水良策至岣嵝峰,经仙人指引,得金简玉牒天书,禹按其文以治水,果凑奇效。后其玄孙仲康命人将书刻于碑上,永世记之〃。
《岣嵝峰记》甫经面世,旋即在文人墨客中掀起了一股岣嵝碑热,前来打卡蹭热度的人很多,而且还不是一般地多,山上为之还兴建了寺庙道观。
然而岣嵝碑却神奇般消失了,这一消失就是近一千年,世上只有拓本流传。
岣嵝碑热却并没因此消褪,反而较之以前更甚。为之写诗撰文者不少,最有的名当数唐代的韩愈和刘禹锡两个超级碑丝。
唐韩愈诗云:
岣嵝山前神禹碑,字青石赤形朴奇。
蝌蚪拳身薤叶报,鸾飘凤泊拿蛟螭。
事严迹秘鬼莫窥,道人独上偶见之。
我来咨嗟涕涟湎,千搜万索何外有?
唐刘禹锡诗云:
常闻祝融峰,上有神禹碑
古石琅玩姿,秘文璃虎形。
时间到了南宋宁宗嘉定五年,云游诗人何贤良,是一名钻石级碑丝,不远万里来到衡山,无意中救了位被蛇咬伤跌落山崖的老药农。
老药农会经常卖些珍稀名贵的药材给豪门大户,因此结交了不少的头面人物。
在老药农指引下,何贤良来到百里之外的万松村万松堂,找到一位名叫欧阳政科的乡绅,在其家后院终于看到了消失已久的岣嵝碑真身。
何贤良遂将这一重大发现上报给当时的潭州节度使——欧阳官中,欧阳官中报至宁宗皇帝。皇帝大悦,以为祥瑞,命复刻各地,自此世上皆知岣嵝碑。
登上岣嵝峰顶,来到望日亭,少恭终于看到了天下闻名的岣嵝碑。少恭眼前这块碑,高不到2米,宽约1.5米,碑文9行,每行9字,共77字,末有楷书“右帝禹制”。字形如蝌蚪,似行走龙蛇,苍古难辨。
“这是什么鬼?……难道这就是上国文字,这鬼画符的样子,就是蝌蚪它妈青蛙也不认识吧!”少恭顿时傻成了一颗冬瓜。
鲤鱼姑娘曾交待过,到了岣嵝峰,记得要去禹王殿找一个叫清水小沙弥。
禹王殿就在望日亭右侧,始建于汉武帝朔二年。后经历代增、删、改,现主体为唐初朝风格,仿大明宫样式,气势恢宏,号称“湖湘第一宫”。
进了山门,只见古木参天,浓荫匝地,数座八角六层石质经幢静立殿前。少恭凑上其中一座细看,底层刻着《妙法莲华经》那句“若人散乱心,入于塔庙中,一称南无佛,皆共成佛道。”(注:人在塔庙之中,若心情散乱,念一句南无佛,也就成就了佛道善缘,当时或将来有机会学到佛法,可修行成佛。南无,皈依的意思)
少恭不急于去找清水小沙弥,而是一处处逛去。悠悠转转,到了后殿,一个五、六岁模样的光头小和尚正拿着凤尾竹扎成的条帚在打扫院子,条帚比人还高,条帚在其手里慢吞吞地舞动,象极了被老师处罚劳动而又极不情愿的小学生。
少恭笑了笑,想起了自己小时候的光景。只是不知道龙王庙的地是否还记得,自己可是为它湔拭了十多年的身子。
少恭不想打扰小和尚,从旁边绕过去,继续往前走。
“师资缘会有来由,明镜非占语暗投。坏却少林穷活计,橹声摇月过沧洲。”身后飘来稚嫩童音念出的一首偈语诗。
少恭闻听此言,身上过了电似的,愣在当场,愕然返过头来,盯着小和尚看。小和尚拄着条帚,笑嘻嘻,斜站在树荫里,拿着一双黑白分明的大眼睛盯着自己,嘴角挂着调皮的神情。
“您……您……您就是清水大师?”虽然听鲤鱼姑娘说过,清水大师是个小沙弥,但猛然看到眼前这位小可爱,少恭还是不敢相信。
“既然知道,还不跪见为师。”小沙弥喝道,条帚打了过来,少恭躲避不及,落在头上,伤害性不大,侮辱性极强。
“师……师……父”少恭叫得挺勉强,挺难为情的,毕竟冲一个五、六岁的小孩叫师父,少了勇气是叫不出口的。
“哈、哈、哈,乖徒儿,随师父来吧。”清水大师说罢,拖着条帚自顾自地转入一片竹林,少恭亦步亦趋地跟在后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