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添加到主屏幕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朋党之论历朝历代都不可避免,然而大明的党争可谓走上了历史的巅峰。
“宝弓兄,这牛李党争倒是和我们时下的东林与阉党之争颇为相似。”青枫也自饮一杯,然后将二人酒杯满上继续说道:“党争搞得好就是利国利民,搞得不好就是党同伐异,宋之党争有利朝廷,而唐之党争百害无一利。哎,只是我大明党争和唐之牛李极为相似。最初是东林党与三党(浙齐楚)之间,以至发展到后来与阉党(魏忠贤)的纷争。东林党在把持朝政后秉承‘非我族类必有异心’的原则打压三党导致了三党与阉党的最终结合,后来阉党独宠后,(此时三党基本退出前台,阉党独大把持朝政)对东林党人残酷镇压。”说道这里,青枫的目光中渐渐多出了一丝阴郁,或许他还算是热血青年吧。
东林党与宦党、浙党之争可以追溯到万历年间,被明廷革职的吏部郎中顾宪成,与同好高攀龙、钱一本、薛敷教、史孟麟等人,在他的故乡无锡东门外东林书院讲学。讽议朝政,品评人物,抨击当权派。一时“士大夫抱道杵时者,率退处林野,闻风响附”。一部分在职官吏如赵南星等也遥相应合,东林党以此得名。
与东林党相对,另一批官吏士绅又组成浙、齐、楚、宣、昆各党派。宣党首领汤宾尹是宣城人,昆党首领顾天峻是昆山人,其他各党皆以乡里命名。在这些党派中,以浙党势力较大,浙党首领沈一贯、方从哲都先后出任内阁首辅,在朝当政。
明末党争从万历二十二年“京察”(考核官吏)开始,始终没有停止过。无论是在政治问题上,还是在军事问题上,都争论不休。明神宗皇后无子,王恭妃生子常洛(即光宗),郑贵妃生子常洵(即福王),常洛为长。但神宗宠爱郑妃,欲立常洵,乃迁延不立太子。内阁大学士王锡爵、沈一贯、方从哲等先后依违其间。东林党人上书反对,各党派又群起反对东林。于是有“国本”之争、三王并封之争、福王就国之争、“三案”之争、“李三才入阁”之争,东林党与它的反对派在立太子问题上展开了长达20余年的争论。最后,神宗终于立常洛为太子,勋戚郑氏的权势受到一定的压抑。但东林党推李三才为相的愿望也没能实现。
熹宗天启时,明廷内部党争愈演愈烈。最初,东林党人叶向高、邹元标、杨涟、赵南星等人得到执政的机会,浙、昆、宣各党派一度受到排斥。为时不久,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宦与浙、齐、楚、宣、昆各党中的一部分人结成联盟,被东林党统称为“阉党”。异军突起,魏忠贤为司礼秉笔太监,提督东厂,爪牙有五彪、十狗、十孩儿、四十孙等名目,朝廷内外,“遍置死党”,从而把持朝纲,为所欲为。东林党人杨涟上疏劾魏忠贤二十四大奸恶,被锦衣缇骑逮捕。左光斗、魏大中、周顺昌、黄尊素等人也被捕处死,东林党受挫。崇祯帝继位,捕杀阉党,反对东林,阉党和东林均势弱。但明末激烈的党争已经大大削弱了明廷力量。
李瑞和面部沮丧,无奈的说道:“可惜了,虽然是党争,但是东林党人反对的是当权派的胡作非为,反对王公、勋戚对土地的掠夺,反对矿监、税吏的横征暴敛,代表了广大百姓的愿望,得到了百姓的支持拥护,可惜皇上却连东林一并打压,周延儒辞官大概就是如此。幸好,西铭先生成立了复社,扛起了对付阉党的大旗,幸甚、幸甚。”
“以宝弓兄之见,这复社岂不是大明未来的救星。”青枫顺口问道。
“的确如此,复社现在已经扛起东林大旗,力挽狂澜,拯救万民于水火。”站在船头,李宝瑞有些腿软,但他的目光中依然那么坚毅、有力,对错尚且不论,但这就是信仰的力量。
青枫知道,限制于历史和全局角度,李瑞和对于东林党是赞同和向往的,可是青枫就不同了。他知道明亡亡于万历,然而这场几十年的党争,东林党人看似为国为民、大义凛然,其实与唐代的牛李党争并没有实质性的区别。很多人被东林党华丽的词藻和“清流”的外衣所迷惑,对其多有追捧和誉美之词。实际上东林党为最终明朝的灭亡埋下了深深的伏笔,也成为压垮明朝这个大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。眼下复社自称“小东林”,实际上和东林是一丘之貉。
虽然他知道东林之患的严重,然而却无法说于李瑞和听,只能干笑几声附和道:“宝弓兄所言极是,幸好有复社崛起,不过小弟以为很多东西,外表看起来很好,可是美丽的外衣下,往往包裹着一颗丑陋的心,如果宝弓兄有兴趣,小弟不妨也讲一个故事助助兴。”
于是聊斋《画皮》的故事被娓娓道来,一个面目狰狞的恶鬼,披上用彩笔绘画的人皮,装扮成一个令人心爱的美女,耍弄种种欺骗手段,以达到裂人腹、掏人心的目的。正是:“画龙画虎难画骨,知人知面不知心。”后来,李瑞和到江南任职期间,竟然被他和阮大铖各自改编成为了戏曲,一时间成为了昆曲和黄梅的必备曲目。
“东林”,突然间,青枫双眼模糊起来,无锡东林书院顾宪成撰写的千古名联“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,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。”家喻户晓,曾激励过后世多少知识分子。“小辨斋”内,东林顾宪成周围围了一群儒生认真的听着,顾大讲“读书、讲学、爱国”之一体精神,说到精彩处,所有学生全部站齐声喝彩。也许顾宪成等东林党人,他们的初衷是爱国为民,可是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,就有利益,于是他们偏离了他们的初衷。
江南的细雨多情柔美,风稍微轻抚,便轻轻飞舞。“时雨斋”内一群汉服装扮的儿童少年,摇着脑袋在大声朗读:“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,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,”琅琅书声随着屋外的春风细雨越飘越远,越飘越高,逐渐飞入整个华夏的上空,融入这无边而多彩的世界中。